经典论文带读 | 论互联网时代的数字鸿沟
北大胡师姐
北大新传院研究生
专业从事新传考研辅导6年
带出百余名学员成功考上北大等名校
沪江CCtalk年度TOP10名师
推荐理由
新闻传播领域的理论在新媒体时代的发展是近年来考察的重点,本文对互联网时代的数字鸿沟进行了较全面的梳理,希望大家能够吸收掌握,并加入自己的思考。
本期论文
陈力丹,金灿.论互联网时代的数字鸿沟. [J]新闻爱好者,2015(7):33-37
关键词
数字鸿沟;社会不平等;网络技术
内容摘要
数字鸿沟是一个复杂的、多维度的现象,它既存在于信息设备的技术领域,也存在于信息资源的应用领域;它既存在于多个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之间,也存在于同一社会的不同社会群体之间。它是伴随互联网和新媒体技术产生的一种社会不平等现象,与社会各类不平等因素之间有着相互作用的关系。信息技术接入前和信息资源接收时的社会不平等因素造就了数字鸿沟,数字鸿沟可能会深化社会结构方面的不平等现象。
逻辑框架
一、 社会不平等影响数字鸿沟
(一) 信息技术设备接入前
“信息技术设备接入前”强调的是网络信息物理接入模式和社会群体接触意愿方面的不平等现象,它包括但不仅限于硬件方面的条件性不平等。重点分析经济基础、教育程度和接入意愿这三个方面与其互联网技术接入的联系。
1. 经济收入
许多相关数据显示,由于移动终端设施降低了互联网的使用门槛,今天只有少部分人是由于缺少上网设备或认为上网费用贵而不使用互联网,因此经济因素已经不再是互联网普及的最大障碍。
2. 教育程度
不同教育程度者之间的数字鸿沟几乎是 不可避免的。
3. 接入意愿
即便是在互联网接入技 术手段普及和确保普遍接收率的政策措施早已到位的国家,仍然有相当比例的人群脱离网络。在中国,许多家庭和个体选择不接触互联网的原因中,较大部分属于接入兴趣和意愿范畴。
(二)信息资源的使用和接受时
“信息资源使用和接收时” 强调在受众已接入网络后由个体自身各方面因素引发的信息接收结果产生的差距。本文将这一阶段的影响因素概括为三点:网络技术水平、信息使用模式和网络媒介素养。
1.网络技术水平
四个影响因素:年龄越大者对网络技术的学习和了解越困难;受教育程度在这个阶段仍然深刻影响着数字鸿沟的形成;社会职业不仅决定个体接触、利用和吸收信息的机会与能力,还决定着个体的社会身份和社会地位,而人群之间社会身份和地位的差别也会造成合 理利用网络技术获取信息的鸿沟;互联网使用时长和经验与上述三个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
2.信息使用模式
个体对于互联网信息使用的模式和结构上也依然存在鸿沟
3.网络媒介素养
作为网民个体基础的网络媒介素养主要应当包括以下三点:在海量信息中筛选有效信息的能力:对信息的辨识、分析和批判的能力;发布信息和进行信息再传播的素养。这些素养的差异拉开了不同群体之间的数字鸿沟。
二、数字鸿沟加剧社会不平等
1.经济上,数字鸿沟会扩大贫富差距和两极分化。
2.政治上,数字鸿沟使不同群体之间产生政治知识上的差距,从而影响了政治预测力。
3.文化上,数字鸿沟将加深教育鸿沟,催生网络文化代际鸿沟,并进一步带来网络时代媒介素养的差异。
4.社会上,数字鸿沟将带来不同人群社会生活方式和情感表达方式的差异。
三、结论
在信息技术接入前,经济基础、教育程度和接入意愿的差异,以及信息接收时网络技术水平、信息使用模式和网络媒介素养的差异都会造成并扩大数字鸿沟。而数字鸿沟本身又进一步加深了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各方面现存的不平等,同时也再造了新的不平等。
金句摘抄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黄金辉传播与信息学院副教授拉维香卡·沙玛曾经做过如 此描述:“数字鸿沟的表现之一就是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使用的不平等。目前,大多数用户来自美国、欧 洲、日本及韩国等地。经济因素是造成数字鸿沟的主 要原因,而数字鸿沟又进一步拉大了国家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互联网先进设备的成本较高,很多亚非国家在相关基础设施上的投资不足,导致这些地区信息经济的发展水平较低。”
尼葛洛庞蒂在《数字化生存》一书中指出:“有些人担心,社会将因此分裂为不同的阵营——信息富有者和信息匮乏者,富人和穷人,以及第一世界和第三世界。 但真正的文化差距其实会出现在世代之间。”
梅罗维茨在《消失的地域: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一文中明确指出,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不是什么神秘的感官平衡,而是我们表演舞台的重新组合,以及我们对恰当行为认知的变化。
大家有任何问题,可在文后留言区留言,胡师姐为你解答。
推荐阅读:
以梦为马,陪你一路成长
不失初心,不忘初衷
北大胡师姐新闻传播考研
微信号 : Miss_MJC